close

博客來e-coupon 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

博客來e-coupon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

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"經驗"和"想法"的方式

你想過的、不曾想過的,

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

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~

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,偶爾各式各樣的書

都要稍微看一下,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

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>_
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~

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?

畢竟也要有愛才能來義鄉水晶店把書看下去嘛!XD

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~

加入@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~

推給大家試試看囉;)



小鴨 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專技社工師7合1應試寶典(四版)







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(含概要)(六版)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
  • 《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》



    台灣問題的過去與未來,中國崛起的歷史與痕跡,

    其實和英國外交策略密不可分,你,知道嗎?

    冷戰棋局下的臺灣,究竟是棋子,還是棄子?

    英國國家檔案局層層揭祕,一一還原歷史關鍵時刻!




    「東亞冷戰史」最深入、影響深遠之作!

    兩岸分裂後,主要政治解決方案,英國早在一九五○年代就已討論透徹!

    從海外回望島內,用全球觀點照看國家未來,關於兩岸發展不容錯過的歷史解讀!




    歷史機會,稍縱即逝!



    太平洋戰爭甫告結束,冷戰旋即在遠東登場。而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勝利,讓臺灣問題在美國冷戰政策上地位愈形重要。身為美國親密盟友的英國,同樣捲入冷戰掀起的風起雲湧,而此時的英國對臺政策,更在英、美、中三角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。本書詳述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八年間,英國對臺政策的形成、發展與修正過程,從歷史的另一個橫切面,再現詭譎複雜的東亞情勢,以及大英帝國衰頹下的外交徬徨、徘徊與曖昧,對於海峽兩岸地位變遷,以及東亞國際情勢研究,更是強而有力,不容錯過的關鍵之作。















      露絲瑪麗?福特(英國皇家學院院士)、黃克武(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)、賴幸媛(前陸委會主委)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      汪浩

      一九六五年生於上海,一九八八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,考取太古獎學金,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,一九九二年取得聖安東尼學院國際關係學博士。從事金融業多年,曾在各大投資銀行任職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• 【推薦序】詭譎的東亞冷戰史

      【推薦序】回首,再現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

      第一章導論

      第二章英國戰後外交政策:調整的過程

      第三章中國政策:英國的認知和國際環境

      第四章艾德禮政府、承認中國及臺灣政策辯論(1949/1~1950/5)

      第五章艾德禮政府在韓戰期間的對臺政策(1950/6~1951/9)

      第六章邱吉爾政府及對臺政策改變(1951/10~1954/7)

      第七章艾登政府、第一次外島危機及其後(1954/8~1956/9)

      第八章麥米倫政府、蘇伊士遺緒及第二次外島危機(1956/10~12/1958/12)

      第九章結論:沒有結論的辯論

      【跋】

      【中英譯名對照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二○一三年十月的某一天,在油麻地一家書店中,我看到一本書《韓戰救臺灣:解讀美國對臺政策》,作者是張淑雅教授,我看得津津有味,愛不釋手,讀來且有似曾相識之感。回家後,翻出我二十年前的博士論文,這才發現,當年我曾參考張教授的論文。那時這部論文剛完成,我買到的這本書,正是從張教授的博士論文改寫而來。二十年後,它又啟發我重拾舊愛,把自己的論文增補改寫,出版了這本書。



    這本書的主旨,在於檢視冷戰時代的「臺灣問題」,尤其是英國的政策取向。兩岸分裂後,各方提過無數解決方案,主要的幾種方案,英國人在一九五○年代都已討論過。在英國對臺政策的辯論中,出現過三派不同的主張。



    第一派贊成放棄臺灣,把臺灣交給共產黨,他們認為北京決心取得對臺灣的控制,如果企圖抗拒,會觸怒共產黨。西方把臺灣交還給中國,可以換取遠東整體的解決,是個很值得的交易。第二派贊成臺灣中立化(獨立或聯合國託管),他們認為基於戰略及道義理由,不應該讓臺灣落入北京手中。讓臺灣中立化,可以降低中美爆發戰爭的危險。第三派贊成支援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。他們認為,臺灣位於共產陣營及自由世界的分界線,戰略上非常重要,不能讓臺灣落入共產黨手中。而不讓臺灣落入北京之手,唯一實際的方法,就是支持蔣介石。



    其實,五○年代末至六○年代末,「臺灣問題」可以用「兩個中國」的方案來解決。當時美英可以說服蔣介石,接受中華民國中立化,並承認「兩個中國」。當年,蘇聯和聯合國也不會反對。毛澤東一定會反對,但如果美蘇英蔣都贊成,「兩個中國」可以並存,共同進入聯合國,以當時共產中國與美蘇英蔣的實力對比,毛澤東也只能默認現實了。然而一九五○年代,毛澤東深感中國安全受到威脅,常有出人意表的舉止,因而嚇阻了美蘇英等超級大國,以及杜勒斯和蔣介石等對手,美蘇英蔣遂不敢輕舉妄動。歷史機會,稍縱即逝,就此失去解決的契機。



    自一九九二年春獲得博士學位後,我就告別學術,投身金融界。這次改寫本書,我重拾書本,研讀了不少國際關係史文獻,主要參考近二十年來相關的學術研究,並採納了其中一些資料和結論。



    本書得以出版,該感謝的人很多:我的博士導師福特(Rosemary Foot)教授,以及博士答辯的主考官曾銳生(Steve Tsang)敎授,二十年前,他們指導我寫此論文,二十年後,又鼓勵我出版。我的同學黃克武敎授,二十年前,他教我用微軟打論文,二十年後,又為我作序推薦。我的長輩兼朋友Elizabeth Short女士,當年我在倫敦寫論文時,她慷慨相助,為我提供住宿。當然也要感謝太古公司提供獎學金,讓我有機會攻讀深造。還有許多幫助我寫作的牛津大學師友,以及幫助我出書的臺灣朋友,以及翻譯此書的林添貴先生。我太太蔡珠兒多方協助,為本書出版做了很大貢獻。至於本書不足或謬誤之處,那就是我的責任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精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18開17*23cm
    頁數:288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• 作者:汪浩

    追蹤











  • 出版社:有鹿文化

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功能說明





  • 出版日:2014/4/11








  • ISBN:9789866281723




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owersk61q6c 的頭像
    powersk61q6c

    之雲的精選網購商品手札

    powersk61q6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